Last active
September 12, 2025 17:08
-
Star
(169)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star a gist -
Fork
(28)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fork a gist
-
-
Save BookGin/a4b9930a8309ac953b6606140e3eef7e to your computer and use it in GitHub Desktop.
學術倫理 解答,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 台灣學術倫理教育資訊中心 題庫 答案 解答 ,請大家留言補充更多解答 或是修正答案 感謝!
This file contains hidden or bidirectional Unicode text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or compiled differently than what appears below. To review, open the file in an editor that reveals hidden Unicode characters.
Learn more about bidirectional Unicode characters
使用方法:Ctrl + F 直接輸入題目關鍵字搜尋即可 | |
請大家留言補充更多解答 或是修正答案,感謝各位的貢獻! | |
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 | |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 |
其他資源: | |
https://github.com/jimting/AREEAnswer | |
https://medium.com/@pig60214/%E8%87%BA%E7%81%A3%E5%AD%B8%E8%A1%93%E5%80%AB%E7%90%86%E6%95%99%E8%82%B2%E8%B3%87%E6%BA%90%E4%B8%AD%E5%BF%83%E5%AD%B8%E8%A1%93%E7%A0%94%E7%A9%B6%E5%80%AB%E7%90%86%E6%95%99%E8%82%B2%E8%AA%B2%E7%A8%8B%E7%B7%B4%E7%BF%92%E9%A1%8C%E5%BA%AB-a2ac70568ddd | |
https://medium.com/@john970473/%E5%8F%B0%E7%81%A3%E5%AD%B8%E8%A1%93%E5%80%AB%E7%90%86%E6%95%99%E8%82%B2%E8%B3%87%E6%BA%90%E4%B8%AD%E5%BF%83%E7%AD%94%E6%A1%88-3e9c5033ef1d | |
https://medium.com/@hungchienhsiang/%E8%87%BA%E7%81%A3%E5%AD%B8%E8%A1%93%E5%80%AB%E7%90%86%E6%95%99%E8%82%B2%E8%B3%87%E6%BA%90%E4%B8%AD%E5%BF%83-%E7%B7%B4%E7%BF%92%E9%A1%8C%E5%BA%AB-1b5a058b042e | |
1. 請問下列何種情境有對利益衝突進行管理? 1 | |
(1)王同學為人體試驗委員會委員,她發現最近有一個申請案件剛好是由母親投資的生技公司委託 | |
露此關係 | |
(2)許同學是藥廠的研究人員,她同時駐點於與藥廠合作之V醫院協助臨床試驗招募與進行,身穿 | |
受試者自我介紹 | |
(3)陳同學是某化工研究所的助理教授,她接受T公司的研究經費贊助,同時讓指導學生參與自己 | |
畫,做為學生的論文主題 | |
(4)某位研究醫師在醫院裡擔任臨床試驗主持人,隨著試驗順利進行,她開始自行投資開發該藥物 | |
2. 下列何者不屬於抄襲、剽竊的狀況? 4 | |
(1)過度使用他人的想法或觀念。 | |
(2)未明確區隔自己與他人的論述。 | |
(3)未清楚明確地標註就使用他人著作。 | |
(4)未經同意便將其掛名為作者。 | |
3.以研究倫理的觀點而言,除了主筆寫作論文的作者之外,下列誰最有資格列為共同作者? 1 | |
(1)建構實驗設計的研究人員 | |
(2)審議該研究之機構審查委員會(IRB)的委員 | |
(3)訪談研究的受訪對象 | |
(4)蒐集與鍵入資料的助理人員 | |
4.以下何者為避免自我抄襲之有效方法?(甲)將自己於某出版論文中製作的圖表,原封不動地使用 | |
同一筆研究資料,不再重複發表論文;(丙)不使用完全相同的邏輯架構以及表達方式重新撰寫一 | |
研究資料擴充後,再次寫成研究論文投稿,於新論文中清楚註明部分資料的出處,避免讀者誤以為 | |
蒐集而來。 3 | |
(1)甲、乙、丙、丁 | |
(2)甲、乙、丙 | |
(3)乙、丙、丁 | |
(4)甲、乙、丁 | |
5. | |
以下何者情況可能造成「自我抄襲」的疑慮? 3 | |
(1)將自己之前發表過的論文,內文重要的地方摘出來,重新整理組織並修改,註明資料來源,並 | |
資料。 | |
(2)將自己碩論的內容擴充成要投稿期刊的研究論文,再把這篇研究論文拿去投稿。 | |
(3)拿自己寫的期刊論文內文重複使用,一字不漏地複製先前文章之內容文字與構想。 | |
(4)以上均可能造成「自我抄襲」的疑慮。 | |
6. | |
以下何句為使用「引述(quoting)」寫作技巧之文句? 3 | |
(1)綜上所述,過去研究者認為網路科技的興起,有助於知識的流通與各地文化差異的消弭。 | |
(2)Chang & Lee (2012)的研究結果顯示,臺灣學生藉由網路與外國同儕進行文化交流,有助 | |
之正向與積極態度。 | |
(3)研究者所訪問之專家亦表示「愈來愈多的學習者,包括各行各業,橫跨各年齡層,都已經體認 | |
性。」(專家A訪談,1050210-0900)。 | |
(4)歸納綜合相關研究,避免寫作抄襲的方法可分為引述、改寫、摘寫三種(Chang & Lee, 2014 | |
Wang, 2016)。 | |
7. | |
小玉就讀某國小二年級,某天放學前,發現國語作業簿不見了,老師為幫小玉找到作業簿,要求全 | |
放在桌上,供老師檢查,阿惠認為老師侵犯她的隱私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4 | |
(1)老師是基於幫小玉找到作業簿之目的,所以沒有侵犯阿惠的隱私權。 | |
(2)阿惠是未成年人,所以沒有隱私權。 | |
(3)阿惠是自己將書包內的東西放在桌上,供老師檢查,所以沒有侵犯阿惠的隱私權。 | |
(4)老師已侵犯阿惠的隱私權。 | |
8. | |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 |
有效處理利益衝突的先決條件是研究者必須先認知到其可能受到的次要利益影響,面對利益衝突情 | |
下列何者? a.公開(disclosure) b.同意(consent) c. 審核(review)與核准(authorization) d.禁止 | |
(protection) 3 | |
(1)a. b. c. d. e. | |
(2)a. b. c. d. | |
(3)a. c. d. | |
(4)c. d. e. | |
9. | |
某醫學研究團隊將進行關於愛滋病的感染研究,針對受試者進行資料蒐集。發表研究結果時,研究 | |
將受試者的病史公開。請問此研究團隊違反何種研究倫理? 3 | |
(1)病人自主權利法。 | |
(2)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者權益保障辦法。 | |
(3)個人資料保護法。 | |
(4)醫師法。 | |
10. | |
A教授欲執行一項關於人體試驗的研究,因該研究需要龐大資金,因此A教授向科技部、經濟部及相 | |
究經費,且三個單位都提供了研究經費給A教授,請問A教授在招募受試者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 |
情同意;乙、確保其研究團隊成員受過受試者保護的教育訓練;丙、適時揭露研究計畫的出資單位 | |
市場行情二十倍的受試費;戊、允許受試者在受試途中可以退出。 4 | |
(1)甲、乙、丙、丁、戊 | |
(2)甲、丙、丁、戊 | |
(3)甲、乙、丁、戊 | |
(4)甲、乙、丙、戊 | |
11. | |
下列何人並沒有做到合宜的利益衝突管理? 4 | |
(1)張教授為人體試驗委員會委員,他不參與涉及指導學生之研究計畫的審查會議 | |
(2)陳同學是A藥廠的研究人員,她對藥廠近期實驗成功的藥物,著手進行新藥研討會議文件的準 | |
(3)王同學是化工領域的研究員,他在投稿至期刊的文獻裡,聲明自己的研究經費來自某藥廠 | |
(4)林教授發表一篇有關A系統效能的研究,經費來源聲明為科技部補助,同時他擔任 | |
12. | |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 |
民營大利航空公司基於人事管理之目的,要求每位新進員工填寫一份基本資料表。在基本資料表中 | |
一編號、前科狀況、聯絡電話等項目,何種項目的填寫,違反《個資法》關於蒐集個人資料的規定 3 | |
(1)姓名 | |
(2)身分證統一編號 | |
(3)前科狀況 | |
(4)聯絡電話 | |
13. | |
何者不是一位負責任的研究者必須落實的倫理規範? 1 | |
(1)選擇性的遵循倫理規範,或刻意忽略應盡的規範義務 | |
(2)在研究當中善盡資料管理及保密的義務 | |
(3)在人體研究當中,落實知情同意的原則 | |
(4)維護人類受試者的尊嚴及人權 | |
14. | |
改寫(paraphrasing)是一種引用他人資料時,用自己的話重新詮釋他人資料的寫作方法,因此下 | |
誤? 3 | |
(1)忠實地反映本文意見。 | |
(2)可加上引用者自己的說明。 | |
(3)改寫後就不再需要附資料出處。 | |
(4)保留被引用文章的原作者論點、不可扭曲偏頗。 | |
15. | |
在不同的專業領域通常有不同的學術引用格式規範,下列何者引用格式可能最不完整? 1 | |
(1)我國邁向學習社會政策制訂之研究-政策問題形成、政策規劃及政策合法化探討(未出版之博 | |
師範大學,臺北市。 | |
(2)張芬芬(1995)。教育實習專業理論模式的探討。師資培育專業化研討會,臺北市立師範學 | |
(3)吳清山、林天祐、黃三吉(2000)。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能力的評鑑與教師遴選之研究。行 | |
題研究成果報告,未出版。 | |
(4)林文達(1992)。教育行政學。臺北市:三民。 | |
16. | |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 |
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下列何種行為無法保障研究參與者的權利,也無法維護他們的安全? 2 | |
(1)落實研究參與者履行知情同意的原則,並瞭解研究可能產生的風險。 | |
(2)提供研究參與者高額的研究報酬或是其他誘因,以避免研究參與者中途退出研究。 | |
(3)避免以未成年或其他易受傷害族群(如病患、孕婦)作為研究對象。 | |
(4)向研究參與者說明研究時,應避免告知參與此研究可能產生的風險。 | |
17. | |
以下敘述,何者為「文字」上的抄襲? 3 | |
(1)模仿同學的美術作業,而且畫得一模一樣。 | |
(2)模仿同學寫的電影觀賞心得文章脈絡。 | |
(3)將網友在部落格所發表的電影觀賞心得整篇複製貼上到自己的作業中。 | |
(4)模仿已畢業學姊論文中的研究架構與研究步驟。 | |
18. | |
在下列的研究行為中,何者沒有遵守「尊重人權與人類尊嚴」的原則? 4 | |
(1)在報告研究結果時,將受試者的名字以化名呈現,而非真實姓名 | |
(2)依受試者的要求,詳細地解說研究的流程,並具體回答他們的所有疑問 | |
(3)受試者有權利隨時退出研究,且不應該有任何損失或賠償責任 | |
(4)研究者有權利使用各種誘因或獎勵,吸引潛在的研究受試者能主動參與研究 | |
19. | |
教育部公布之《專科以上學校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原則》中明確規定學生或教師之學術成果違反學術 | |
為非? 2 | |
(1)由他人代寫。 | |
(2)援用他人之研究成果並註明出處。 | |
(3)未經註明而重複出版公開發行。 | |
(4)虛構不存在之申請資料、研究資料或研究成果。 | |
20. | |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 |
以下何者違反《貝爾蒙特報告書》中「正義」原則的研究行為? 4 | |
(1)正義原則主要是在說明分配的課題,包括預期利益和負擔的分配。 | |
(2)如果研究者缺乏良好的理由即否決一個人應得的研究利益,或使人承受過重的研究負擔時,便 | |
(3)在設定研究對象時,研究者應該審慎評估該族群在過去的研究中是否被過度採用。 | |
(4)研究者可以因個人的刻板印象,而將特定族群作為研究對象,但需要在研究計劃書中詳細載明 | |
21. | |
請問以下何者不是確保研究資料品質的方法? 2 | |
(1)保留原始研究資料,以便必要時審閱。 | |
(2)進行實驗之前,不用校準儀器。 | |
(3)與領域專家或指導教授討論,確認研究流程與方法,才開始執行研究。 | |
(4)詳細紀錄研究過程中的每一個執行事項,並且詳細註解。 | |
22. | |
在寫作論文時,以下何種情況,「不需」使用引述技巧? 3 | |
(1)呈現受訪者原始回答內容。 | |
(2)論文中需要使用到二手文獻的內容。 | |
(3)將自己研究的結果統整在論文的「研究結果與討論」章節。 | |
(4)在自己的論文中陳述前人研究的論點,作為自己研究的理論立基。 | |
24. | |
以下關於「改寫(paraphrasing)」與「摘寫(summarizing)」技巧的敘述,何者為非? 4 | |
(1)「改寫」意指:作者用自己的觀點,重新表達資料出處的內容。 | |
(2)「改寫」可視為文章內涵不同面向的重申。 | |
(3)「摘寫」使用的文字語氣應盡量中性、字詞意義要精準。 | |
(4)「改寫」常用於縮減一段較長的文字,例如濃縮一本書的章節內容等。 | |
25. | |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 |
下列研究情境中,何者的「知情同意」屬於有效的? 3 | |
(1)阿明為了做研究,直接對新生兒說要量身長後立即測量相關數據。 | |
(2)小花在研究說明會之前就先請受試者們先填寫研究同意書。 | |
(3)毛毛將研究內容和權利義務告知受試者後,受試者點頭答應訪談。 | |
(4)大華向受試者敲定研究行程,但他未告知到時會有攝影機跟拍。 | |
26. 小明是一位主修臨床心理學的研究生,他最近正在以中文撰寫他的碩士論文企劃書,但在過程中遇 | |
在「名詞釋義」的章節中定義一些心理學的理論及欲探討的實驗變項,但他覺得自己並非理論的專 | |
麼能自行提出定義去詮釋這些專有名詞呢?因此,他詢問了一些研究所的同班同學,希望得到最正 | |
下列誰提供的方法是最正確的寫作格式呢? 2 | |
(1)小美:小明的學生身分沒有資格自行定義理論或專有名詞。為了確保精準度,他應該先找相關 | |
完整複製論文作者對於這些理論及名詞的定義及敘述來用;在學術寫作上,通常不要求「名詞釋 | |
資料來源,所以小明可以不用註記原創論文的資料出處。 | |
(2)小華:小明應該先閱讀許多相關的文獻,並在融會貫通裡面的內容後,用自己的話語及文字去 | |
名詞,同時也必須正確引註參考文獻的出處。 | |
(3)小天: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小明應該去找這些理論或專有名詞的提出者,並在取得 | |
「名詞釋義」的章節中使用「引號」去引用他們當初針對理論及專有名詞所寫的定義原文;由於 | |
述並非原創,因此小明不用再額外註記原始資料的出處。 | |
(4)以上作法皆正確,可以擇一採用。 | |
27. 以研究倫理的觀點而言,關於資料蒐集程序,下列何者為非? 4 | |
(1)研究者必須使用符合倫理的程序來蒐集、分析和保存資料 | |
(2)若數據分析的結果未如預期,可嘗試使用其他統計分析方式來補救,但絕對不應該篡改原始數 | |
(3)依據研究對象的不同,研究人員應選擇不同的方法去保護研究過程中的實驗對象 | |
(4)目前學術界已要求所有領域的研究,在正式開始執行研究前,研究計畫均需通過機構審查委員 | |
28. | |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 |
陳老師因為發現小高去年和今年都使用完全相同的邏輯架構以及表達方式來撰寫不同門課程的報告 | |
請問陳老師懷疑小高可能出現下列哪一項不當研究行為? 4 | |
(1)不當掛名 | |
(2)不當收集資料 | |
(3)分散發表 | |
(4)自我抄襲 | |
30. | |
引述(quoting)時可能會遇到引述二手資料的情況,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2 | |
(1)一手資料不得採用引述手法以免寫作混淆。 | |
(2)引述二手資料時必須將資料來源清楚標示於文章中。 | |
(3)二手資料若屬翻譯著作則須在引述時附註文獻取得證明。 | |
(4)若原作已絕版或不可考,該資料就不得使用在論文寫作中。 | |
31. | |
依《個資法》規定,當事人對蒐集其個人資料的單位有數種權利,右列何者為非? 1 | |
(1)可請求調閱他人的個人資料 | |
(2)可請求閱覽自己的個人資料 | |
(3)可請求補充自己的個人資料 | |
(4)可請求刪除自己的個人資料 | |
32. | |
https://ethics.moe.edu.tw/exam/ | |
依學術常規而論,當論文有多位共同作者時,最常見是依據哪種原則進行排序? 4 | |
(1)依姓氏的筆畫或字母排序 | |
(2)交由第一作者全權排序 | |
(3)依學術領域排序 | |
(4)依工作項目的貢獻度排序 | |
33. | |
下列何者不是一位研究作者應持有的認知與態度? 4 | |
(1)要對論文提供具體和實質的學術貢獻 | |
(2)應檢視欲投稿之論文的全文,及確保內容的正確性 | |
(3)應和其他作者共享學術榮譽,同時共擔責任 | |
(4)應讓涉及研究的所有相關人等皆掛名為作者,讓利益最大化 | |
34. | |
以下關於改寫的寫作規範何者正確? 4 | |
(1)盡量不調整原有的標點符號。 | |
(2)至少需完整保留原文一個分句以上的段落以示尊重。 | |
(3)把握僅將句子結構互換、前後順序改變的書寫原則。 | |
(4)確實掌握文章的關鍵詞語和概念。 | |
35. | |
依據《貝爾蒙特報告書》中的「行善」原則的建議,研究者應該採用何種風險和預期利益評估結果 | |
據? 1 | |
(1)應採用風險最小化,而預期利益最大化。 | |
(2)應採用風險適中,而預期利益最大化。 | |
(3)應採用風險適中,而預期利益最小化。 | |
(4)當風險或預期利益其中之一達到最大化時,即可採用。 |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少數私人企業為了確保能得到有利自己的研究結果,可能會以金錢利誘研究者,使其做出偏頗的研究報告。此現象可能影響進行利益衝突管理時的何項重要價值?
A教授欲執行一項關於人體試驗的研究,因該研究需要龐大資金,因此A教授向科技部、經濟部及相關產業的廠商C募集研究經費,且A教授順利取得三個單位的研究經費補助,A教授的研究成果有了重大的突破後,欲將研究成果發表成學術論文,請問哪些人可以掛為作者?甲、A教授;乙、A教授實驗室有實質貢獻的研究人員;丙、出資廠商的老闆;丁、A教授任職學校的主管
2019年所舉行的第六屆世界研究倫理大會(WCRI)中,專家學者關於學研機構能如何降低有問題之研究行為發布了一項原則,此為下列何者?
小美平常喜歡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其中不乏自己親手拍攝的美食照片。有一天,她將一張美食照片貼在了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結果被一位網友下載並貼在自己的網站上。網友這樣的行為是否有侵犯小美之著作權的疑慮?
阿豪日前剛參加完博士班考試的推甄面試,他發現當天負責面試的委員中有他的碩士班指導教授,但輪到自己面試時卻看到指導教授離開面試現場。這是代表指導教授正在迴避何種利益衝突?
某公司欲蒐集顧客個人資料,以便進行行銷活動。該公司該如何合法地蒐集和使用顧客個人資料?
下列有關「引述二手資料」的狀況,何者正確?
碩士生小莉正在進行一項調查研究,但分析結果卻呈現矛盾且難以解釋,所以同個實驗室的學姊希望小莉只要呈現部分可用的結果即可,無法解釋的地方就當作沒看到。請問這屬於下列何種不當研究行為?
摘寫時應特別注意幾個要件,下列何者為非?
有關研究論文的共同作者掛名,請問哪一位同學的做法是比較正確的?
下列何者是為了保護人類智慧成果所制定的法律?
下列關於英國的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的敘述,何者正確?
A.旨在推廣大眾科學教育與民眾參與科學。
B.旨在推廣科學、為政府政策提供科學建言。
C.英國的皇家學會會資助傑出的研究。
D.由英國的皇家學會所資助的研究,在資助前都需要通過政府的審查。
下列哪些例子屬於不當研究行為中的「造假」?
A.花花的電子問卷回收樣本數量不足,無法做出有效的統計分析,於是她從後台操作,把別的填答者所寫的答案複製剪貼,再重新排列組合,拼湊出幾份新的問卷樣本,以達到足夠數量。
B.書翰發現自己的研究資料裡,有一個研究變項的數值,只差一點點就可以達到顯著水準,所以他決定把統計結果偷偷改掉,好讓分析結果可以支持其研究假設。
C.小黃在處理研究圖像時,局部放大了具有顯著差異結果的物件,以便讀者能清晰快速的看出差異。
D.張醫生持續專注於研究可治療口腔癌的新藥,可是研究進展一直有限,於是他決定自己創造一些實驗數據、樣本數和病患的資料,並刊登其研究報告,想加快推動新藥的開發時程。
下列有關「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的敘述,何者正確?
小明的家人得知他有某種罕見疾病,需要接受一種新的實驗性治療,小明也同意接受。下列哪些行為符合知情同意的原則?
A.醫生沒有告訴小明治療方式以及可能的風險,只是強迫他接受治療。
B.醫生告訴小明治療方式以及可能的風險,但小明不同意接受治療。
C.醫生告訴小明治療方式以及可能的風險,但小明沒有讀懂同意書就簽字。
D.醫生告訴小明治療方式以及可能的風險,小明詳細閱讀了同意書後,簽字同意接受治療。
以下哪些行為屬於不當研究行為?
A.記錄實驗結果時,將不符合預期結果的資料刪除或修改,以符合研究假設
B.為了增加發表機會,將同一篇論文同時投稿至多個期刊,並在被多個期刊接受後,擇一刊登。
C.將網路上找到的文獻及參考資料作適度改寫後,放到自己的文章中,並且註明資料來源。
D.研究者在完成研究後,發現結果與其他學者的研究不同,因此決定不發表該研究,以避免被批評。
E.研究結果出現誤差後,不加檢討便將其發表,以確保研究時程不受影響。
自己的論文中引用他人的著作後,該論文如果透過期刊、書籍等形式出版,對外提供給公眾,這樣的行為還會涉及《著作權法》所保障的哪一權利?
貝爾蒙報告書總結醫學中對人類進行研究的倫理原則和指南。請問貝爾蒙原則不包含下咧哪項?
《貝爾蒙報告書》中第三項基本原則著眼於分配性正義的理念,下列何者正確?
洪教授的政府單位學術計畫正準備結案,洪教授發現其授課班級學生的期末報告中正巧寫到他計畫中至關重要的部分,他便直接將學生的部分報告內容複製到自己的結案報告中,且沒有加以引註。請問這個行為屬於何種抄襲類型?
《民法》中也有保護隱私的相關規範,若不法侵害他人隱私,可認為侵害者構成「侵權行為」。此時可控告對方受何種處罰?
公務機關或非公務機關在向他人蒐集個人資料時,不須告知下列哪一事項?
黃研究員去年發表了他在沿海客家族群的人類學探究,當研究結束之後,他依法將含有個人資訊的卷宗、數位檔案進行銷毀。這個例子即是《個人資料保護法》中所規範的何種「處理」行為?
依據著作權法,引用他人著作必須是為了正當目的,請問下列何者的引用目的是不夠正當的?
根據我國個人資料保護法,以下哪一種情況有違反他人隱私權的疑慮?
研究生大壯因為是在職生,平常工作忙碌沒有時間處理課業,因此他經常把同一份作業直接繳交到不同的課程來充當期末報告,亦沒有告知授課的教授們。請問這屬於下列哪一項不當研究行為?
《著作權法》保障著作人擁有公開發表權,當中的公開發表並不包含下列何種形式?
下列有關改寫的敘述,何者正確?
過去研究已歸納出幾個可能導致學生抄襲的原因。請你閱讀以下情境,判斷最適合用來解釋下列情境中,主角之所以抄襲的原因:
阿光在高中時曾抄襲過同學作業,但卻沒有被發現。他進了大學後如法炮製;系上要交的作業與報告,他都想辦法抄同學或抄網路上的資料,且都沒有註明出處,心裡想著只要沒被抓到就沒關係。
下列有關「呈現受訪者原始回答內容」的狀況,何者正確?
對於《著作權法》與「表演」的關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下列三人都闡述了學術研究的特性,哪一位的說法較為正確?